你會失眠嗎?

 /郭立昌

If you suffer from insomnia or anxiety, I suggest you go to the bookstore and buy a National Geographic Special Issue published today.

你會失眠嗎?你會憂慮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建議您去誠品買一本今天出刊的《國家地理雜誌特刊》。

封面斗大的字:「大麻是毒還是藥?」接著是一個問題:「大麻能夠帶來重大的醫療改革,但是這個期待能實現嗎?」

封面右上角小字書寫道:「一種植物含有近『500』化合物,同時是『全世界最好的天然纖維』,為什麼我們卻對它所知甚少?」


娛樂用大麻marijuana(麻你忘拿)的外觀矮肥、葉寬,含有精神活性的「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s) 簡稱   THC 5~20%之間;工業用大麻hemp(漢麻外觀瘦高、葉狹長,其THC含量小於0.3%,不具精神活性,卻富含有益器官系統的「漢麻素(cannabinoid) 簡稱CBD含有人體所需的20種氨基酸和礦物質,可供應器官系統所需的養份。一般人為圖方便,就把「marijuana」和「hemp」通通寫成「大麻」,其實它們雖然同是「大麻屬(cannabis),作用卻相反,THC使人興奮,CBD使人鎮靜是「改善睡眠品質」的保健食品。根據研究報告,人只要每天能連續「熟睡五小時」就會保護大腦的海馬體,保持健康的頭腦。

特刊還有一個〈聲明〉:「本特刊之編寫目的為供大眾參考,請知悉作者與出版者並『無意』為個人需求與狀況提供醫學、法律或其他專業建議。您『不應該』以本特刊所含有的資訊代替合格醫生之建議,若您有任何關於健康之問題,敬請諮詢醫生與法律專業人員,以便了解書中所說的療法是否合法。本特刊中呈現之任何法律行動和醫療方式,並不代表本特刊為上述行為背書。-----

顯示這個權威雜誌對於特刊的主題還有一定的保留。

KSI科學中心訪問毒品研究人員,回應是:「大麻若是1,從罌粟提煉的鴉片就是10、嗎啡是100、海洛因則是1千;而漢麻根本『不是毒品』。」《特刊》提及,1963年以色列化學家梅丘藍(Raphael Mechoulam, 1930~)發現THC,注射到具有攻擊性的恆河猴身上,猴子居然平靜下來。梅丘藍現在是以色列受人敬重的學者,他說:「大麻是等待發現的醫學寶庫。」(p62-67)


猶記1969年某日,蔣介石(1887~1975) 總統下令砍光全台灣島內的「大麻屬」植物,連篦麻和夾竹桃等灌木都以「有毒」為名砍光光。當年,台灣和美國是邦交國,中華民國也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安理會的五位理事之一。1969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 1913~1994)因面對越戰無能處理,而使用公關手段轉移注意力」的花招,提出了《國家地理雜誌特刊》第68頁標題的「抗毒戰爭(the War on Drug),動用白宮的權力向大麻屬」植物開刀;因為,反越戰的年輕人,不修邊幅,群聚靜靜地躺在草地上,有的拿起大麻來吸,以緩和緊張的情緒。蔣介石可能為了給尼克森好印象,以行動砍光全台的相關植物。台灣研究「生物基燃料」的業者,被迫失業或者轉業,下場相當悽慘;所以50年來,大家只知道車子沒油就到加油站加油,不知以前巷口的油行就可以加油了。

重點是,從神農氏時代就有的「漢麻」,從此銷聲匿跡,沒有人敢冒大不諱去研究,更別說應用了。毋怪乎,普羅大眾根本不知道它有何功能,或者是具有何等的經濟價值?2017年,中國當局發證給雲南和黑龍江省,種植工業漢麻,研究新應用材料;世衛組織(WHO)也宣稱漢麻無不利影響。慢一步的美國當局,終於在20181231由川普總統簽署「解麻令」。到了2021年,從以色列到歐美亞大陸掀起一股「麻研」的熱潮,只剩海島的年輕貴族揉著惺忪的睡眼,一副還沒睡醒的樣子。

尼克森的抗毒戰爭」就像他跌落大海的一個救生圈,緊抓不放,特地於1971618的新聞發表會中,正式指謫「大麻(marijuana)和「漢麻(hemp)是「美國的頭號公敵(public enemy number one in the United States);同時,將大麻屬列為第一級管制藥物。根據特刊報導,1994年曾任尼克森首席顧問的艾里希曼(John Ehrlichman, 1925~1999)受訪時,揭露真正的目的是:「讓反戰左派和黑人揹負罪名。」驚爆抗毒戰爭的駭人內幕。

根據《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 2016年發表的文章,艾里希曼在1994年受訪時,提及1968年的美國總統選戰,以及入主白宮後,尼克森有兩個敵人:「反戰的左派和黑人。」尼克森及其幕僚表示:「我們知道我們正『對毒品撒謊』嗎?當然,我們清楚得很。」報導還引述艾里希曼的說詞:「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讓反戰或黑人變成非法』,但是藉由讓大眾認為『嬉皮和大麻、黑人和海洛因有關聯』,然後將這兩者嚴重地罪刑化,我們就可以瓦解這些社群。」其實大麻和海洛因是兩樣不同的東西,嬉皮和黑人並非有害的族群。然而,為了達到轉移注意力的政治目的,尼克森執意施行其計畫:「我們可以『逮捕』他們的頭頭,襲擊他們的住處,破壞他們的聚會,而且反覆地在新聞報導裡中傷他們。」

對付黑人最有名的案例,當年天天見報的是,原名克萊(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的黑人拳王阿里(Muhammad Ali-Haj,1942~2016)1967年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我和越共沒有過節。」拒絕被徵召入伍,去越南打仗。阿里後來不但被取消拳王資格,更被重判有期徒刑五年。今天在MOD看了一部美國電影《復仇追殺令(River Runs Red),一個優秀的黑人年輕人開車去上班,卻被白人警察藉故攔下予以射殺;從這部2020年出品的電影顯示出,「美國的種族問題依然存在」。這與當年「抗毒戰爭」中,公權力制式化地框架了「嬉皮和大麻、黑人和海洛因有關聯」,執法人員可以因為懷疑而展開攻擊,留下的餘毒,不知是否有關?

美國自20世紀以降,執政當局經常有出人意料之外的舉措,例如「禁酒令」。據說這是起源於「新教基督徒(Protestants)領導的禁止酒精飲料交易的運動,「禁酒時期(Prohibition Era)1920年至1933年期間,在美國推行全國性禁酒命令,謂期望修復社會的問題,同時削弱政治反對力量。這段期間美國財政部有個官員名叫安斯林格(Harry Anslinger, 1892~1975),他除了積極地禁酒」之外,也戮力地搜集了「大麻(marijuana)導致犯罪和暴力的故事,並刻意忽略了其他解釋的證據。精神病學(Psychiatry)權威布隆堡博士(Walter Bromberg, 1900~2000)指出,他檢查過的2,216項刑事定罪中,「沒有一項與大麻的影響明顯相關」。安斯林格還忽略了「美國醫學協會」轉發給他的討論,其中30名藥劑師和製藥業代表中有29名反對他禁止大麻的提議。作為聯邦麻醉品局(the Federal Bureau of Narcotics)局長,安斯林格在1937年繼續加速傳播大麻之害。

安斯林格成功地經由大眾媒體傳播,將「反大麻(anti-marijuana)運動從州級推廣成為全國運動。在1930年代,安斯林格的反大麻文章經常包含種族主義主題(racist themes)安斯林格的一些批評者聲稱他反對大麻的運動隱含著一個「陰謀就是圖利工業公司、石化利益集團,以消除植物漢麻作為合成材料的工業競爭對手。1939年,由紐約市長拉瓜地亞(Fiorello La Guardia, 1882~1947)發起委員會,深入研究吸食大麻的影響;有系統地反駁了安斯林格的說法,並確定「吸食大麻的做法不會『導致醫學意義上的成癮(lead to addiction in the medical sense)。」該報告於1944年發佈,激怒了安斯林格,而有更激烈的反應。19628月之後,安斯林格擔任了兩年的美國「駐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代表,然後退休。

安斯林格退休之後,尼克森居然以總統之尊發動「抗毒戰爭」。1973年,81歲的安斯林格完全失明,前列腺肥大,並患有心絞痛。諷刺的是,晚年的安斯林格對真正的毒品嗎啡(morphine)上癮;因為,嗎啡是醫生為他的「心絞痛」開的處方。據悉,美國後來有兩派論調,一是把癮君子視為「罪犯」,另一派則是主張視為「病患」。窮盡一生,為「反大麻」而使出渾身解數的安斯林格,最終變成癮君子,他到底算病患,還是罪犯呢?

罌粟提煉的「鴉片、嗎啡、海洛因」具有強烈的精神活性,才是容易上癮的萃取物;不過,仍然存在著醫療價值,合適的劑量據說可以減緩疼痛症。初中讀《生物學》,知道「生物分類法(Taxonomy)有「-------」等級別;今天《國家地理雜誌特刊》中提及的「大麻」,其實指的是「大麻屬(cannabis)的「漢麻(hemp)和「大麻(marijuana),同是薔薇目(Rosales order)大麻科(Cannabaceae)的一屬,該屬內的物種(species)數量大約13種,較常見的一種理論是分為三個物種:「Cannabis sativaCannabis indicaCannabis ruderalis」。前面提到,訪談毒品研究人員,他說:「如果以『精神活性(psychoactive)來區分,大麻若是1鴉片是10、嗎啡100、海洛因則是1」所以大麻根本不能算毒品,不只不會致命,而且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臨床的效果。


不過,「大麻屬」植物含有簡稱「THC」的「Tetrahydrocannabis(四氫大麻酚),上述的「ruderalis」外觀矮小,類似小灌木,因為THC含量不高,所以比較不受歡迎。「indica」外觀比較矮肥,葉子也是寬寬肥肥的,因為不高,所以比較適合室內生長。「sativa」外觀高瘦,葉子長而狹窄,適合生長於溫暖的室外環境,高達4.3公尺,很適合工業用途;惟今日的配種技術發達,也可以培育成矮小型的株,以適合室內種植。THC含量在5~20%的,就被叫做「大麻」;美國規定THC少於0.3%(聯合國規定少於0.2%),才可以叫做「漢麻」。值得注意的是,「漢麻」富含「漢麻素(cannabinoid)—簡稱CBD,可以生產食用的保健品,有助於人體原存於腦內的「ECS(內源性大麻素系統,Endocannabinoid System)運作因為人在衰老或焦慮時,體內無法製造,若能補充CBD,則有助於其他11個器官系統運作,進而保持健康。

美國總統尼克森於1971年發起「抗毒戰爭主張結束這場戰爭的「毒品政策聯盟(the Drug Policy Alliance)2015年估計,美國每年在這項措施上花費510億美元經費;然而,迄2021年,經過50年的抗毒戰爭,其他NPO估計美國累計花費了「1兆美元」,所得就是:「毒品更加泛濫。」而且,美國年輕人患抑鬱症者據說高達36%。事實上,美國開國之父喬治華盛頓曾經說:「漢麻是經濟作物(a cash crop)是美國的未來。」尼克森施行「禁麻令」的1970年代,石油危機、越戰失利,留下的種種問題,使得繼任的福特和卡特茫然不知所措,老一輩的美國人提起1970年代,只能感嘆「沮喪、失望」和一江春水向東流而已。

KSI科學中心研究新晶片材料,尋找「生物基(bio-based)植物材料,而訪問以色列專家;發現以色列一直保持著漢麻的研究因為這是他們數千年來生活中使用的材料。漢麻的強纖維特性,自古以來即是繩索和風帆的材料,而且從服裝到建築材料,從絕緣材料到塑料,工業用途相當廣泛。2017年中國發證給雲南和黑龍江省,廣植工業漢麻,看來對新興應用材料的研究發展充滿了企圖心。美國則在20181231由川普總統簽署《農場法案》,明定「漢麻種植法」,50州的州法陸續開放,看來這場美中角力的大戲,不僅只有貿易戰而已,還有「漢麻之爭」。逐鹿中原,且看鹿死誰手。

今天,在書局看見《國家地理雜誌特刊》,而且提出一個問題:「大麻是毒還是藥?」又接一個問題:「大麻能夠帶來重大的醫療改革,但是這個期待能實現嗎?」KSI科學中心在美國的實測其滴劑食品,結果是:「可以幫助晚上輾轉反側的人,其寢無夢,一覺可連續睡五個小時。」最重要的仍在於「工業用途」,以我們的精密加工能力和經驗,新興的應用材料將可以應運而生,造福鄉親。

【聲明:本文只是舒發《國家地理雜誌特刊》讀後感,並沒有提出任何的醫療建議;有病仍應去看醫生。】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


參考文獻:

國家地理雜誌特刊》。(2021/10)。新北市:大石文化。

Jump up to:a b Herrer, Jack (1985). "4 & 5". The Emperor Wears No Clothes (11th ed.). USA: Ah Ha Publishing, Quick American Archives. p. 330. ISBN 0-9524560-0-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4-01-04. Retrieved 2014-01-09.

La Guardia, Fiorello; Corwin, E.H.L.; Shoenfeld, Dudley D. (1944). La Guardia, Fiorello; Webster, Peter (eds.). The La Guardia Committee Report - The Marihuana Problem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Sociological, Medical, Psych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New York Academy of Medicine (Report). New York City: Mayor's Committee on Marihuana. Retrieved 11 September 2021 – via Schaffer Drug Library.

On May 13, 2009, Gil Kerlikowske—the 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ONDCP)—signaled tha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did not plan to significantly alter drug enforcement policy, but also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would not use the term "War on Drugs", because Kerlikowske considers the term to be "counter-productive".

Psychiatry Between the Wars, 1918-1945: A Recollection (Contributions in Medical Studies) Nov 19, 1982. by Walter Bromberg.

Drug War Statistics. Drug Policy Alliance. [2014-02-25].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6304796 (VAM)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20030197061 (Shopping System)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k-horn-science-inc.html (K-Horn Science Inc.的由來)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20.html (社會責任宣言)

http://tnews.cc/07/newscon56044.htm (APEC科技經濟政策講師)

https://klcpcm.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動力晶片的發明)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html (讀書多 身體疲倦)

https://ldinvention.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丁玲虹發明的非現金交易制度)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年紀大 勿燒腦)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19.html (聽說一天要睡七小時才對)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3/325.html (會說話的芭比)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html (健康第一)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5/pm.html (空氣有毒)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6/603.html (大健康產業)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7/707.html (孔子的教導)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8/811.html  (父親,The Father)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html (保健食品簡介)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9/907.html (睡眠,Sleep)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9/910.html (超然自在,Transcendence)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9/915.html (保護海馬體--Hippocapus)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9/923.html (神奇的植物)

https://pkoldstory.blogspot.com/2021/09/928.html (植物的零污染經濟)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9/tes.html (關於投資TES)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10/1004.html (莊子的生物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保護海馬體 (Hippocampal Protection)

保健食品簡介

睡眠(Sleep)